與神同行跟屍速列車大賣
有一群人檢討台灣電影怎麼會這樣
從做生意的角度來看
韓國電影大獲全勝不是沒有道理
紮紮實實上中下游都在努力
藝術片去參加影展,參加國際競賽
商業片不斷精進技術,加強特效,劇本也優質
相較之下整個台灣對於做生意的想法,真的很三流
商業片找不到觀眾,就說藝術片帶壞台灣觀眾對電影的印象
藝術片走不出台灣,說台灣觀眾只有這樣的低水準
猛一聽,這樣的邏輯很正確
但韓國就不是啊,韓國藝術導演真的很厲害,商業片製作水準,世界出名
他們只不過就是好好做生意而已,這門生意叫做賣電影
韓國會因為出了一個變態的金基德,去指責他敗壞韓國商業電影的門風嗎?
當然不會,金基德在他藝術電影的市場定位上做得好好的,商業電影觀眾他不需要關心,他只要悉心照顧他國內死忠影迷以及國際市場的影迷就夠了
還不如直接承認,台灣電影就是:
抓不到本地市場,然後也走不出去國際啦!
再看看台灣的商業思考,一模一樣的悲劇。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