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fined

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本書,

知道這個在紐約時報連載的作者Charles Duhigg又出了新書

我開啟了第一次的銷售通知

第一天就馬上訂書

發行第二天馬上將書拿到手

 

這次的新書寫起來有點像電腦玩物Esor的筆觸

探討什麼叫做生產力

有沒有辦法運用在自己身上

 

而其中最重要的講到生產力的

就是做清單,我熱愛各種清單軟體

舉凡Evernote, Google Keep, Any Do

還有類似番茄時鐘, Remember the Milk, Trello

每一種我都嘗試過

但每種方法都減低不了我的焦慮

甚至計畫過度

我將工作上的每一種小事(包含還釘書機給隔壁同事的這類鼻屎)都寫在筆記本上

一項項畫起來

完成時確實有種快感

為什麼菁英都是清單控?:紓解焦慮,提升效率,輕鬆管理工作、家庭

(我還曾經買了這本書,有點愚蠢,但裡面介紹了很多方法,好像讓我更痛苦了一些)

 

但是這類的瑣碎小事跟雪片一樣飛來

在家也是如此

任何洗碗、洗濯、都是不斷反覆的小動作

 

我最終竟然是被自己壓垮了

我曾一邊摺衣服一邊抽蓄抖著流淚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必須要完成這麼多的小事來達成自己的成就

 

直到我看了這本書才了解,

為什麼我的主管毫無生產力,我的公司抱持著台灣思維覺得人力太便宜比使用機械做重複性的事情來得划算

這些都是根基在台灣產業沒有轉型的思考

只學到一點皮毛的績效考評

所以企業經營裡面對於管理的目標管理

員工利用目標越設越簡單,越瑣碎這件事情

可以快速達成以製造績效

實際上這樣的做法過於務實

員工不做夢,企業也不可能創新

 

於是書裡面提到了登月計畫,也就是本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 pace 的頭像
    My pace

    Always On the Road

    My 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