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部落格多半只是為了抒發,

從研究所到現在,

曾在文字下留下許多思考,當然隨著工作漸漸淡忘,

但我對於影像真實這件事情,依舊保有思考上的敏銳,

腦袋裡總備有一些簡單好上手的概念,

以備不時解釋給無理論基礎的平常人聽。

 

尤其像劇情片,

我們往往都知道,這一切都是電影工業使用場景、特效所做出來的。

譬如去看走鋼索的人,想也知道男主角怎麼可能複製原本的特技者,走在摩天大廈上呢?

也因此有時候,看恐怖片嚇破自己膽子時,也不妨想想這一切都是工作人員做出來的,

所以為了增加其真實性,才會有不少公關新聞提到拍攝期間撞邪之類的傳聞

真真假假,就是影像最有趣的地方。

 

一般來說,紀錄片讓人感覺真實,

但對紀錄片有些概念的人都很清楚,

紀錄片不論是利用剪接手法或者是當時的拍攝方式,

皆是選擇性的呈現,

也就是說,老早作者就選擇了觀點以及呈現的立場。

不論是在新聞現場(我們所說的記者需要公正客觀的報導)

或者是像個在牆壁上的蒼蠅一樣的紀錄片工作者,

其實往往都不算跟真實扯上邊。頂多是現實,或者是片斷的現場。

 

人的感官以及時間性的感受,其實是性愛最為濃烈直覺,以及死亡最能面對時間性的不可逆。

還記得大學時期,

同學們挑選了A片當作視覺文化的報告主題

性愛原本就是關在房門裡面愉悅之事

A片不只滿足窺探,還有性本能上的快感。

實際上大部分男性在意的,應該是無碼跟有碼的視覺感受差別吧

會去在意那是不是真實的抽插嗎?  這應該就不是重點了。

但若在劇情片上面,提到性愛,這確實就讓人在意的,特別是在東方保守的國家。

我們都知道劇情片是設計過的影像,我們都知道性如此真實,

這時候我特別喜歡拿色戒舉例,上述這兩種的感受,不就是大家在意梁朝偉到底有沒有進入湯唯身體的癥結點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 pace 的頭像
    My pace

    Always On the Road

    My 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