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大公企中心學了很久的韓語

因為開班人數的向上調整

我和同學就另外跳到也用梨花韓語的東吳推廣部

而且是從頭上起喔,先前上王恩美老師的韓語時

往往因為早上無法早起而遲到缺席

可以說是把學費都砸進水溝裡了

這次下定決心去東吳由基礎學起

順便重新練習發音

 

老師是釜山出身的崔美羅老師,是嫁來台灣的年輕媽媽

一路上這樣子我們從課本1-1上到2-1,一共上完兩本

梨花韓語的編制我滿喜歡的

成均館整理句型、文法規則,還順便依照Topik級數編輯課本,是比較功利主義一些

梨花是比較注重會話的

一本所收錄的章節不多,像2-1就只有七課

一課就有Part 1, 2, 3可以練習

份量不少,名詞動詞替換的句型練習多得不得了

 

梨花韓語2-1

(2系列是綠色的,1系列是黃色,當初在政大上過3系列,是藍色的)

梨花韓語2-1

 

梨花韓語2-1

(Part 1, 2, 3基本上就是文法文型準備준비합시다、聽들어 봅시다、講말해 봅시다,這樣子一直反覆練習,後面還會有詩,短篇文章介紹韓國)

崔美羅老師的生活會話語感極好

這應該是她與生俱來的天分

但是課本後面講到的詩與文學

老師基本上沒辦法解讀

甚至有次上到韓國民謠阿里郎

韓語的歌詞裡面,有一句是走十里得腳病

很多人都拿來詮釋這是朝鮮民族在朝鮮半島上,時常遇到男子出征

一種存在朝鮮民族裡面的「恨」

同學之間覺得韓國人怎麼這麼狠毒

崔老師竟然唱完阿里郎之後一句話都解釋不出來

我有點失望,若這是韓國人小時候就朗朗上口的民謠

怎能不知道詩歌裡面的意義是什麼

更何況他們自從漢城奧運之後

將arrirang這名詞當成韓國印記在操作

 

一路上了這麼久

這次竟然在頭昏腦脹的情況之下

又找到了一個日本語跟韓國語極為相似的地方:連體跟連用!(這是自行聯想的,還是需要用文法書確認一下,但推測了半天,應該是差不多)

只是大部分在外面上課的學生也不太知道用言跟體言的差別

韓語的連體跟連用遠比日語來得複雜

一方面是因為發音規則常常因為收音是子音、母音變得更加細微

二方面是發音規則的例外還真的有點多

該死的是,韓語的規則變化還包含了未來式,真的比日本語多了一個

오다(原型)→ 와요/옵니다(現在式的連用)→ 왔어요/왔습니다 (過去式的連用)

只是連用跟用言的時態變化比起日語又更加複雜

韓國語的發音原本就比日本語難,光母音就比日語多了好幾個

子音更多,再加上收音,初學者要念得順暢的難度相當高

 

又因為收音而有更加細微瑣碎的分別

要背誦的例外常常讓我覺得困擾

不知道當初的世宗大王派出去的人到底是怎樣在民間採集聲音

歸納出發音規則

接著過五關斬六將

切換漢文化連結,發明出朝鮮文字的呢?

詳情請找韓劇「樹大根深」,雖說是小說改編的歷史劇

但相當值得一看

 

這次終於像是踩關卡一樣又發現日本語跟韓國語除了在介詞上的極度類同之外

沒想到連用跟連體也像是雙胞胎

實在沒什麼興趣翻閱硬得跟石頭一樣的文法書

很享受這種腦袋電燈泡突然被點亮的過程!

 

2017/12/27更新:

在網路上搜尋到幾個部落客所作的筆記,

裡面講到「語基」,跟日本語有點雷同,提供大家參考

韓文練習十一——語基

要訣──韓語語基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 pace 的頭像
    My pace

    Always On the Road

    My 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